股票配资保证金 高龄老人的背后,是三代人的囚笼

听到大S和方大同去世的时候股票配资保证金,感觉比听说哪个身体不好的亲戚走了,更为震惊。 因为明星们天生自带一股强劲的生命力,永远元气满满神采飞扬地出现在大屏幕前,刨着几万块白松露谈笑风生的新闻仿佛还在昨天,怎么突然就没了? 他们曾经陪伴着我们的少年时代,在他们的画面和歌声里交织着我们的私藏记忆,相当于人生路上的一个个浮标点。当四十来岁的他们开始离世的时候,也意味着又一代人,要做好心理准备了。 记得去年,跟一个故友闲聊,我说你朋友XX现在怎么样了?以前我们仨单身时住得很近,总是会凑一起吃饭。 他...


股票配资保证金 高龄老人的背后,是三代人的囚笼

听到大S和方大同去世的时候股票配资保证金,感觉比听说哪个身体不好的亲戚走了,更为震惊。

因为明星们天生自带一股强劲的生命力,永远元气满满神采飞扬地出现在大屏幕前,刨着几万块白松露谈笑风生的新闻仿佛还在昨天,怎么突然就没了?

他们曾经陪伴着我们的少年时代,在他们的画面和歌声里交织着我们的私藏记忆,相当于人生路上的一个个浮标点。当四十来岁的他们开始离世的时候,也意味着又一代人,要做好心理准备了。

记得去年,跟一个故友闲聊,我说你朋友XX现在怎么样了?以前我们仨单身时住得很近,总是会凑一起吃饭。

他说:XX已经生病去世了。

记忆依旧停留在青春的脸,笑起很阳光的北方男孩,但算起来他也是40岁拖家带口的中年人了。

杜甫的诗20岁时是读不懂的,什么叫“昔别君未婚,儿女忽成行”,什么叫“少壮能几时,鬓发各已苍”,什么叫“访旧半为鬼,惊呼热中肠”。过了40岁,忽然就懂了。

遗憾是很遗憾的,长命百岁的KPI只完成了40%。

但我并不觉得他们的命运终局有多糟,40岁时突然离开无非是像爬到了山顶,看过了顶峰最好的风景之后,不继续走后半段乏味的下坡路罢了。

要知道,能健康地活到90、100岁,干净安详地一觉睡过去的人,是需要极大的福德的,百里挑一,凤毛麟角。

大部分超高龄老人的生命末期,都要度过漫长、枯燥、痛苦甚至失能的几年甚至十几年,熬到油尽灯枯再走。

现在的人均寿命越来越长,但并不是青春永驻25了。

只是因为现代医学发达,能一次次把人从鬼门关里硬捞回来而已。

但是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,随着年龄而不断下降,却是医学再发达也改变不了的自然规律。

从旧石器时代到19世纪时,人类的平均寿命一直在3、40岁上下,到了21世纪,这个数字突然爆炸性地增长到了70-80岁。

多活了一倍的时间,人类的生命质量更高了吗?

不见得。

人最有生命力,最有创造力的前40年,还是一样长,但从40岁之后到临终之前,人类受病痛折磨的时间,反而比古人长了一倍多。

我十分恐惧长寿,因为我看到了太多超高龄老人的晚年。

最有福气的老人,活到100岁,骨折后卧床不起,只让子女伺候了两三个月就走了。

某亲戚,在床上一瘫就是八年,还抗拒护工,来一个骂走一个,就愿意让儿子儿媳们亲自擦洗喂饭,每天半夜喊人N次,不来人就一直嚷嚷,最后熬死了大儿子,二儿媳,老人还能续航。

还见过超高龄没有大病的老人,已经不能出去走动了,也没人可以说话,常年就一个人在房间里枯坐着发呆失神,电视里从早到晚播抗日神剧,反反复复地看。

这些情况里,最惨的是第二种。

周作人在《死法》一文里写过:

世间死法无非两种,寿终正寝或死于非命。非命的好处则在于它的突然,前一刻明明还是活着的,后一刻钟就直挺地死掉,即使有苦痛,也只有这一刻。

大多数人的运命,还是病故,快的一两天还算是慈悲,有些简直是长期的拷打,与“东厂”不相上下,那真是厉害极了。

小红书上一搜失能老人、阿兹海默、中风偏瘫、不能自理,就能看到中年儿女们的绝望和崩溃:

“一个失能老人,拖垮三代人”

“老人的长寿,是拿子女的命来换的”

“一个瘫痪的老人能熬好几个小辈”

“失能失智老人的离去,才是一个家庭真正的解脱”

在亲戚朋友眼中,能十年如一日照顾失能老人的儿女,是顶呱呱的“孝顺”,但他们心里的痛苦、不甘、绝望,却无法对熟人一一细说。

网络犹如一面虚拟的哭墙,能承载他们说不出口的苦痛。

从他们的叙述中,我也看到了老人生命末期的生活质量究竟是如何,穿着纸尿裤,插着管子,常年不能洗澡,病痛缠身,还会因为脑部的退化而性情大变,胡搅蛮缠。

长命百岁,对孩子是美好的祝福,对有些人来说,却像是诅咒。

我不避讳死亡,万物都必将臣服于无常,但我真的不愿意生命的终点,是这种景象。

有时候我都有点羡慕古人,四十岁死的时候,事业的巅峰也爬过了,儿女也都养大成年了,人也活得明白不惑了,还不用经历中年危机的和失能失智的老年,短虽短矣,全是高光。

现代人可就惨多了,裁员优化都喜欢从35-40岁开刀,中年人再出去找工作,也是百般被拒。为啥?本质其实是因为大部分人的社会价值,到了40岁左右,已经被榨干了最后一滴。

其实从40岁开始,连环游世界都没有太多爽感了,只觉得到处奔走好累哦!刷到八块腹肌西装跪,内心已经波澜不惊,信女情愿一生吃素换孩子上个好大学。但后面的40年,我还得假装活得热火朝天啊!

周作人在《中年》一文中,引用了兼好法师在《徒然草》里的观点:

“寿多则辱,即使长命,在四十岁以内死了最为得体。过了这个年纪,便将忘记自己的老丑。想在人群中胡混,到了暮年还爱恋子孙,希冀长寿得见他们的繁荣,执着人生,私欲益深,人情物理都不复了解,至可叹息。”

他还引用了另一位好友的话:“吾友某君(注:应该就是钱玄同)云:人到了四十岁便可以枪毙。”

周作人点评道,虽然未免性急一点,却也有几分道理。

周作人自己活了80多岁,他在晚年最后的作品《知堂回想录》中再次总结了自己晚年“活得久,罪就多”的遭遇。

但是他真正遭的罪才刚刚开始,回忆录写完四年后,他就被红那啥抄了家,80多岁高龄,被小孩们拉到八道湾家中的大榆树下用皮鞭棍子暴打。

连家都被封了门之后,他无处可去,在儿媳家的厨房里用木板搭了个简易床,每月只有10元生活费,靠玉米糊和臭豆腐度日。

1967年5月6号,吃完一碗玉米糊之后,就去世了,去世时身边空无一人。

死前的瞬间股票配资保证金,83岁的他可能在后悔,真真寿多则辱,倒不如54岁那年,被日本宪兵的刺客一枪崩了来得光荣而痛快啊。



相关资讯